在選擇攪拌容器時,應根據生產規模(即物料處理量)、攪拌操作目的和物料特性確定攪拌容器的形狀和尺寸,在確定攪拌容器的容積時應合理選擇裝料系數,盡量提高設備的利用率
如何做好攪拌設備的管理體系
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購計劃和評估審批制度。做到計劃到位,供應及時,評估準確,審批完善,尤其特殊工程特殊材料的購置算好數量,避免剩余過多。
原材料進行招投標,或者選擇至少兩家同種原材廠商,對質量合格的報價進行分析,擇優篩選。篩選后留下相同價位兩家進行供貨,如果質量有明顯變化可隨時停止進貨,起到制約作用,避免供應出現危機。
由于砂或少許石子含水量比較大,生產時我們要將這些含水扣掉,這樣造成我們攪拌站無形中的浪費,因此進場后可以進行部分含水扣噸處理。
建立嚴格的進退場驗貨管理制度。材料員嚴格控制進場原材的數量、質量、標準與計劃是否相符,對質量低劣、規格不符及未經實驗室驗收合格批準的嚴禁進場
規范驗收憑證,尤其夜間進料不驗收,把關不嚴,材料是否合格不控制的現象避免。只有好的原材料才能降低設計配比的成本,帶來效益,我們要花同樣的錢用到合格的料。
合理利用筒倉收塵所得廢料進行有效處理和運用。
設計有效的取樣方法。多數攪拌站為了方便實驗室取樣在管道上設計截門,方便而且需要多少取多少不浪費,但要有專人記錄數量用途。
進行盈虧分析核算,統計匯總,時時掌握原材市場行情和混凝土之間的差異,進行及時調整。
加強進場原材的維護,防止跑料揚塵等污染,以免造成原材的浪費。
上面是攪拌設備的相關事項,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